千年木棺打開后,一條大白腿立刻露了出來,專家看后趕緊蓋棺
連云港市海州區的一處施工工地上。
挖掘機司機姜茂東操控著挖掘機像往常一樣開挖路基,突然,他感覺到挖斗遇到了重物,本以為碰到大石頭的姜茂東小心將其挖開。
掉落的竟是一塊大石板,再向剛剛挖過的地方看去,卻出現了一具棺木!
姜茂東被嚇了一跳,他知道這是挖到古墓了。
隨后有關部門接到消息趕到封鎖了現場,專家開始對這座古墓進行搶救性挖掘,等到一切準備就緒,開棺的時候,突然一條大白腿出現在大家眼前。
專家瞄了一眼,立刻叫住大家:趕緊蓋棺!
那麼,古棺中究竟什麼情況?專家為何如此緊張?墓主人身份是什麼?
開棺,驚現千年古尸
連云港挖出了古墓,這讓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十分關注,要知道,連云港歷史十分悠久,早在夏商時期就有人類活動。
所以,這座古墓的年代可能十分久遠!
在連云港市博物館館長周瑾屏帶領專家對古墓進行搶救性挖掘后,根據古墓豎穴土坑的特點基本確定了這座古墓是漢代古墓。
并且從古墓內發掘出了四具棺材,那麼這四具棺材之中會有些什麼呢?
在專家的小心擦拭下,眾人發現了這四具棺木的整身,通體由整塊木材制成,還涂上了黑漆。隨后專家依次將一號、二號和四號棺材打開。
發現除了二號棺主人是男性之外,其他棺材內都是女性,所以專家猜測還未打開的三號棺極有可能還是女性。
不過,因為已過千年之久,這三具棺材內的尸體腐爛的都十分嚴重,這對專家確認墓主人身份十分不利。
好在其中出土了許多陪葬品,不僅有銅鏡、銅刷、鐵劍、石板硯和銀環等一些雜物外,還有一些銅錢。
銅錢的發現讓專家十分高興,因為各個朝代的銅錢樣式不一樣,這也成為了考古工作中鑒定古墓年代的有力手段。
其中一位研究漢代歷史的專家突然十分肯定的說道:「這是漢代的五銖錢,這是漢朝古墓!」
五銖錢,是漢武帝統一天下錢幣后制作的銅錢,既然發現了五銖錢再加上豎穴土坑的特點,專家們確定了這是漢朝古墓。
經過一天的清理挖掘,考古人員發現了許多珍貴的文物,但是卻有一個問題一直縈繞在專家們的腦海中,那就是墓主人的身份究竟是誰呢?
直到在二號棺上方的槨蓋板表面發現刻有「東公」二字,那麼男尸應該就是所謂的「東公」了,并且在二號棺中發現了七件名謁,內容雖然有些模糊但還可以辨認。
用隸書寫著:河南太守參謹使史奉謁再拜再拜以及河南都尉寵軍謹遣史寶奉謁再拜等。
這表明東公的地位十分尊貴,因為漢朝時期的太守已經是三品大員了,讓太守派遣屬下拜見的說明東公的身份甚至可能高于太守。
墓主人的身份基本明了,現場便只剩下三號棺未曾開棺了。
面對三號棺木,也就是被挖掘機挖出來的棺木,因為天色已晚,所以館長周瑾屏決定將其帶回博物館,留待第二天進行清理。
然而裝車的時候,三號棺木卻幾次摔落,這讓周瑾屏十分心疼說道:「你們動作輕點,里面都是珍貴的文物啊。」
經過一番折騰,三號棺木靜靜地停在了博物館內,此時的考古人員還并不知道里面有什麼東西,以為和其他三具棺材差不多甚至完整的文物更少,畢竟三號棺木已經多次碰撞了。
第二天上午八點,專家們齊齊來到三號棺木旁,在經過一番清理后,考古工作人員小心地打開了密封的棺蓋板。
打開一絲縫隙后,專家開始透過縫隙向內望去,誰料看到的場景卻讓專家十分震驚:在不明液體上漂浮著一條腿!并且沒有腐爛,顏色十分接近人體的肉色!
館內有尚未腐爛的漢代千年古尸!這讓專家嚇了一跳,急忙讓工作人員把棺蓋板重新蓋上。
因為此時并沒有準備容納古尸的容器,貿然取出可能會對古尸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傷。
由于此前在馬王堆漢墓已經有過不朽尸體的發現,經過對當年考古專家的請教,工作人員準備了一個裝滿了福爾馬林的玻璃容器用于存放古尸。
在做好一切保護措施后,專家們懷著激動地心情準備開館,或許,這次同為漢代不朽尸體的發現,能夠解開馬王堆出土的神秘不朽女尸之謎。
那麼,不朽古尸之謎究竟是否會揭開呢?
古尸再現
在一切準備就緒后,同年7月9日下午,市博物以及江蘇省里來的考古專家齊齊圍繞在三號棺旁邊。
「開棺!」隨著周瑾屏的一聲令下,考古工作人員打開了這具塵封千年的棺木。
首先迎面而來的就是一股惡臭,考古人員都有著豐富的開棺經驗,知道棺材內可能會有含有有害氣體,此刻也都帶著防毒面具。
之后,一具漂浮在液體中的不朽女尸就出現在眾人面前。
雖然已過千年之久,但是尸體卻還保存的非常完好,不僅容貌依稀可見,而且腳趾手指上的紋路依然可以看見!
「這可真是個奇跡。」在考古人員的感慨下,他們用事先準備好的篷布小小翼翼的裹在古尸的身下,幾人合力將古尸從棺木內積水中撈了出來。
之后慢慢的將古尸泡入了準備好的福爾馬林溶液中,透過光滑透明的玻璃可以看出,這具尸體與馬王堆出土的漢代女尸一樣是女性。
這讓考古專家心中不禁出現一個疑問,為何出土的不朽古尸經常是女性,而男性濕尸卻極為罕見。
例如出土的漢代不朽古尸,其中女性兩具,男性則只有一具,并且古人是如何做到保存尸體千年不朽呢?
經過專家對現場的勘察發現,尸體能否保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地下水的潔凈度,并且尸體要處于一個低溫無氧的環境中才可以避免腐爛。
1972年出土的馬王堆女尸,就曾被20米深的土壤覆蓋,并且棺槨上方還包裹著半米厚的木炭和一米厚的白膏泥,這大大減少了棺木被水侵襲的可能。
而連云港出土的這具漢代女尸在發掘時卻并沒有發現有大量的木炭以及白膏泥,并且四具棺木相距的如此之近,為何只有三號棺木中的女性尸體歷經千年不腐呢?
最終考古專家注意到,與馬王堆出土的女尸一樣,連云港發現的這具女尸一樣是泡在某種不明液體之中的,是否是這種不明液體讓尸體千年不朽呢?
然而當年就對馬王堆女尸的棺液進行了化驗,專家卻表明化驗結果顯示棺液成分中并不含有能夠減緩尸體腐爛的成分。
但是還是有人表示是否是時間過于久遠,其中保護尸體的成分已經揮發掉了,但是卻缺少證據。
如今連云港女尸的發現再次讓專家不禁質疑道:「難不成真是不明液體減緩了尸體的腐爛嗎?」
專家們再次對連云港發掘的三號棺中的液體進行化驗,然而結果卻讓專家大吃一驚,連云港女尸的棺液不僅不具備任何防腐效果,而且還可能有助于腐爛。
這讓專家們越來越摸不清楚頭腦,而棺液到底是什麼?又有什麼作用只能留給后人學者繼續研究了。
目前專家面臨的問題是,這具不朽女尸的身份到底是誰呢?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