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大戰,李自成對清軍造成多大的殺傷?闖軍用盡全力,依然慘敗?


八旗兵攻下潼關幾乎沒傷亡,從山海關一片石大戰開始,大順農民軍就一潰千里,任何一場戰斗都沒贏過,身穿兩層重甲,擁有上百門紅衣大炮的八旗兵對農民軍來說屬于降維打擊,雙方的戰斗很多時候都屬于八旗兵對農民軍單方面的屠殺,入關之后,八旗兵展示出一種異常強勁的戰斗力,大順軍無論是馬戰、步戰、炮戰、夜戰,全部被多鐸率軍擊敗,在鄧州之戰,甚至出現了600名八旗重步兵擊垮7000大順軍的世界軍事奇跡,

潼關之戰兵力對比,大順軍15萬人vs清軍5萬人

潼關雙方有五輪大戰,李自成采取攻勢,清軍守勢。

李自成在潼關主動出擊,是因為大順軍想在八旗漢軍的紅衣大炮到來之前解決戰斗,而多鐸采取守勢,是八旗兵想等紅衣大炮到了再出擊,所以從1644年12月29日起雙方進行了五輪大戰,結果是八旗兵五戰五勝。


首輪劉宗敏率大順軍主力野戰,大順軍失利;清軍前鋒統領努山、鄂碩率軍從側后包抄,然后由護軍統領圖賴率騎兵由正面進攻,吸引大順軍注意。在大順軍與圖賴交戰時,努山和鄂碩率領的步兵從側翼殺上來,清軍的重裝步兵對大順軍的攻擊很犀利,大順軍失利后撤。

1645年正月初四,劉芳亮夜襲八旗兵,大順軍失利,

同日,李自成率騎步兵正面決戰,大順軍失利。

初五、初六,大順軍連續發動夜襲,大順軍失利。


正月初九,紅衣大炮如期抵達,大順軍縱馬出擊,并大迂回到八旗背后突襲,均無功而返,潼關失守在所難免。

紅衣大炮,「長二丈余,重者至三千斤,能洞裂石城,震數十里。」射程最遠能達到一千米,口徑在110-130mm之間,屬于前裝滑膛加農炮,炮彈的初速高、威力大,精度高,「每炮所中,可糜爛數里」,炮彈所到之處,數里之內,留下一堆一堆的殘肢斷臂,一時之間,潼關城下尸橫遍野,血流成河。


阿濟格令降將姜瓖拖住李過、高一功,自率主力直撲西,,李自成擔心西安大本營失陷,與劉宗敏、劉芳亮于正月十一率主力夜逃西安,次日,潼關守將馬世耀開城詐降,當晚,他給李自成送出密信,相約內外夾擊奪回潼關,不料密信被清兵截獲。

正月十三,多鐸在潼關金盆口謊稱舉行慶功宴,解除馬世耀的武裝,7000余名大順軍被生屠。大順軍撤出西安向河南撤退再次變成了「流寇」,最后李自成死于九宮山。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往下滑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