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爭中,敵軍破城后要奸淫擄掠,有何隱情?
——之所以人人向往和平、歌頌和平,是因戰爭總是血腥殘酷的。
古代戰爭中,一次大動干戈的攻城戰過后,往往伴隨殘忍的奸淫擄掠,更甚至會屠光一整座城池,留下尸橫遍野、血流成河、漫天冤魂,再如狂風般席卷到下一個目標。
一、畸形現象自古有之
而奸淫擄掠及屠城,自古以來就存在。
考古學家從殷代的甲骨文中發現,當時盛行的「人祭」,就是戰爭勝利俘虜的奴隸。
他們跟財寶牲畜一起被搶奪,再被作以祭祀之用。
哪怕向來有著仁德之名的周朝,在周武王討伐殷紂王時,也因殺傷過多,留下「血流漂杵「的形容,還被孟子立文譴責:暴力戰爭的殘酷。
待到春秋戰國,則破城后的奸淫擄掠更是屢見不鮮......
比如楚莊王打贏晉國,下令直接將敵軍士兵的尸體堆在路邊,蓋上土堆成金字塔形狀的山峰上稱為「京觀」。
擱在當今,此行為真是讓人毛骨悚然,就為了震懾敵人,也不怕爆發大規模瘟疫反噬自身。
劉邦跟項羽,在戰爭中也是不分上下的無情,光是咸陽,二人就都把財寶搶完屠了一遍。另有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將軍,如白起,屠戮趙軍降卒四十余萬,樊噲,屠煮棗、胡陵兩城。
估計唯一的清流也就是岳飛跟他的岳家軍,定下鐵規定「紀律嚴明,秋毫不犯」,從不搶百姓的財物,不奸淫無辜的婦女,從而被稱贊千年。
二、為何不覺得泯滅人性
那麼為何古戰爭破城后幾乎都要行奸淫擄掠一事呢?
——難道換位思考,不會覺得太泯滅人性嗎?
實際這就是戰爭的本質,當人類文明由母系氏族轉為父系氏族,其樂融融飼養采集過日子就被打破。
即使是很小規模的部落吞并戰爭,核心也都是為了地盤、財富物資跟女人,貪欲永無止境,就好比大多數人都不會覺得存款夠用、房子夠住,汲汲營營一生向著更好的生活努力著。
國與國之間也是如此,強者想要更強,弱者在想辦法自保跟反擊,覬覦著人有我無的珍稀自然資源及財富,賞玩著不同風格的美人。
就拿手腕強硬的曹操來看,他可以說是一路搶殺過來的。
——在泗水時殺了數萬人,屠戮了數座城池,看見貌美的女人,哪怕已嫁作他人,都粗暴的殺了人家丈夫,或自己搶回去或賜給兒子。
而在古人的價值觀里,他們認為這才是英雄本色,就好比清朝始祖努爾哈赤,不光每征服一處就把牲畜、財寶跟女人全帶走,還有「沖冠一怒為紅顏」的壯舉。
據說為了美人東哥,連滅四個部族,姑娘要嫁給誰就滅了誰,就跟「嫁禍于人」一樣。
三、理清這類做法背后的隱情
而要理清古戰爭到底為何破城后就要奸淫擄掠——原因可以從20世紀國際公法體系的「戰爭法」中看到真相。
自1864年開始,國際先后簽訂了《日內瓦條約》、《圣彼得堡條約》跟《海牙條約》,給世界的陸戰都做出了限制。
為不參與戰爭的人,不能視作攻擊目標,他們的生命、自由和財產都應給予尊重。
這是人類文明的一次飛躍性進步,區分開了軍人跟平民、軍需跟私產,相當于涇渭分明,一碼歸一碼,再也不能隨意傷害無辜,搶奪百姓的財富。
而古代卻沒有這個約束,再加上冷兵器時,士兵跟平民之間的次元壁也就是一步之遙。
穿上盔甲拿起刀矛就是兵,一身粗布衣服回家種地則是老百姓,遇上生死攸關的大戰,上到老者,下到少年都能上陣殺敵。
等于說在敵軍眼里,全都是潛藏著的不安全隱患,所以才要斬草除根,以防被包圍偷襲。
而古代戰爭來臨時,大家出于自保心理,都會自發將家里的積蓄和口糧,提供給保衛城池的士兵使用,畢竟只有他們有鋒利的武器、吃飽有力氣,才能保護一城百姓的人身安全。
站在敵方的角度,自己不擄掠,回頭也得提供給對手來用,無形中增加了吃敗仗的風險,畢竟山高路遠,只等著運輸來的補給,在路況不佳的古代,是非常低效率的一件事。
至于奸[淫.婦]女,古代女子的地位向來不高,就算是有過一陣覺醒之態的唐朝,也不過是認為盛唐之象需要女人的裝點更有門面。
——待安史之亂爆發,也是本性全露,任三千寵愛在一身的楊貴妃,也落得一個慘死的下場,更何況是親貴棄城逃難留下的平民女人,遇上安祿山的大軍,更是沒有半分反抗之力。
在亂世征戰者的眼里,女人正好能當作給予士兵的福利。
常言道:食色性也。攻城戰勝利后,好吃好喝跟美女,就是最好的犒勞,能讓其心甘情愿的賣命。
畢竟攻城自來艱難,守城的士兵居高臨下,可以采用弓箭、石塊,甚至開水,真正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
九死一生,好不容易活下來,如果將領再不給點好處,那分分鐘都能投降。
四、這類現象在古代戰爭中始終無法被避免
所以只有當20世紀戰爭法橫空出世后,分清了戰斗跟非戰斗人員,保護了后者的權益,才終止了數千年破城戰爭伴隨而來的奸淫擄掠。
這里仍有一個問題——歷朝歷代更迭下來,藝術、技術都發生了巨大的創新跟進步,思想也總有變化。
為何卻唯獨戰爭這一塊停滯不前呢?
這也跟世界并為一體化有關,航海等通信的不發達,導致國與國之間的溝通交流很少,大家都在干著破城后就要奸淫擄掠及屠城的事。
若一方先當君子,在戰斗力這方面會大大削弱,無異于雞蛋碰石頭,畢竟戰爭是十分血腥的事,需要憤怒、仇恨等情緒來滋生斗志,也得有奸淫擄掠敵人來滿足對勝利的渴望。
秉持善念,相當于儒雅君子在跟一群殺紅了眼的餓狼對打,想贏著實不易。
更何況,成王敗寇已經成備受認可的規則,易地而處,誰都不愿意被奸淫擄掠的是自己的家人。
若面對敵方來這一手,到哪都又殺、又搶、又禍害女孩子,自己將領卻不讓侵犯對方分毫,那估計不少士兵都得換一個陣營。
亂世最不缺的就是梟雄軍閥,不待多久,手底下的士兵跑光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仗也沒法打。
綜上所述,古戰爭破城后行奸淫擄掠之事自古有之,原因主要跟士兵與平民、軍需跟私產并未區分有關。
再有幾乎都這麼干,不搶就沒有及時補給的軍糧,不犒勞士兵也會怨聲載道,為了快速、高效的補充戰斗力,從而贏得勝利,才會層出不窮。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