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用活人陪葬,那活人在墓穴中能活多久?或許出乎你的意料


殉葬是古代一項重要的事情,他們多以精美的器具和各式奇珍異寶放進墓中,以期盼親人能在黃泉路上用得上這些東西,在來世也能榮華富貴。

但是對于古代帝王來說,殉葬則是一件殘忍的事情,在帝王死后,大量妃嬪臣子或是平民奴隸,皆會被埋入墳墓同帝王一起殉葬。古代封建統治者似乎認為,這樣這些人在死后仍然能夠伺候他們。

那麼那些被埋入墳墓的人能在墳墓里堅持多久呢?相信大家都很好奇這個問題,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被殉葬的活人能在墳墓里活多久吧!

殉葬文化

皇帝作為封建社會最高的統治者,認為天下山川皆為他所有。而古人相對來說較為迷信,對于人生老病死十分看重,這也是殉葬文化興起的理由。

但是真正用活人殉葬早在秦漢就被拋棄了,直到遼祖耶律阿保機死后,以百人殉葬,活人殉葬才逐漸被世人拾起。尤其是清朝更是泛濫成災。

據說清朝入關以后第一任皇帝順治死后,他的三十多位嬪妃靈柩緊隨其后,哭嚎聲響徹云霄,場面頗為壯觀。清朝還會給這些殉葬的人們立牌坊,稱這些女子為「烈女」、「節婦」。

活人殉葬

簡單介紹完這一殉葬文化,那麼我們現在來談談關于活人殉葬的一些事情。在古代,殉葬也是一件大事情,尤其是皇帝駕崩,更是動用大量人力物力,從帝王生前修建的陵墓到死后大量陪葬物品一應俱全。

但是當考古隊員開啟這一帝王陵墓時,才發現里面除了各類珍奇玩物,古董書籍,還有散亂在四周的人的骨骼。他們大都身著華貴或是簡樸,有坐著的也有站著的,由此這才揭開了封建時期一項殘忍的習俗。

那麼活人能在陵墓里生存多久呢?根據以往的經驗來說,活人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能活三十多天,在沒有水的情況下能活七天。當然這是那些極限運動愛好者人體極限,這些古人或許沒有那麼久。

但是也會能堅持2-3天,在這兩到三天里古墓里時常會有哭嚎和呼救,據古書記載,守陵人在帝王死后守衛著陵墓,剛開始還能聽到陵墓里不斷的哭喊,三四天后便再也沒有聲音了。

那麼我們用什麼來判斷呢?從食物和水的角度來說,那些被關進陵墓的人或許會互相殘殺,相互啖人肉以活下去。但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我們無從得知這些千年古墓里人們的秘密。

但是據考古專家來說,一些古墓里的人骨確實散落不齊,似乎有互相纏斗的痕跡。互相廝殺這一定程度上,確實會延長他們的生存時間,但是終究是杯水車薪。

那麼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談。眾所周知,人要生存下去除了水和食物,還有一項很重要的的東西——空氣。帝王陵墓為了防止各類盜墓賊的入侵,通常是完全密封的,空氣不流通。

這也是被殉葬的人通常活不下來的原因之一。一座墳墓再怎麼大,它所擁有的氧氣終究是有限的,不管里面人是不是有食物能堅持,只要缺氧,人就會慢慢死去。

有人做過估算,一座小型陵墓的氧氣,只夠里面的人生存一天不到,畢竟活人殉葬不可能只是幾個人敷衍了事。而這正是殉葬的可怕之處,一群活人呆在黑暗的陵墓里,哭喊會加速消耗氧氣,直至死亡。

而大型陵墓自不容說,通常會有上百無辜的人與帝王一起被關進墳墓里,幾百人放在現在擠進狹小的空間里也會缺氧暈倒,更何況是密閉的陵墓,所以這些人很可能一天也活不下去。

所以綜上所述,在陵墓里生存也要考慮到食物和水還有氧氣的情況,少則一天不到,多則3-4天,被埋入墳墓的活人便會死去,這真是個出乎意料的答案!

活人殉葬的殘忍

那麼我們在計算完生存時間后,再來談談活人殉葬真正的恐怖之處,你以為只是單純活埋便是殉葬嗎?看看古代帝王為了一己之私都做出了什麼滅絕人性的事情吧!

首先是選擇殉葬的人,通常來說帝王希望自己死后也有人來服侍自己,讓自己在陰曹地府也能享受到這種待遇,那麼他們會選擇大量的宮女太監隨同下葬。

其次就是皇帝龐大的后宮嬪妃們,高位嬪妃或許有機會被送去廟里享福,皇帝喜愛的妃子則會賜給白綾或是毒酒自盡陪葬。但是那些模樣可喜的,貌美如花的姑娘們就不一樣了。

她們則在生前就被灌下水銀,水銀雖然會立刻致死,但是過程仍然是殘忍痛苦的。皇帝喜歡她們嬌媚如花的樣子,那麼就用以水銀保留住她們最好看的樣子給皇帝在地下也能看見。

這也是在皇帝駕崩以后,他的妃子們個個哭得撕心裂肺,很難想象她們是不是在為自己即將結束的生命感到悲哀。很大程度上那些妃子的哭泣不是因為皇帝的駕崩,而是因為自己即將陪葬的悲慟。

最后就是那些大臣。一些深受皇帝喜愛的大臣會被皇帝指名道姓去陪葬,因為帝王喜歡他們,所以希望他們能在陰間輔佐自己的帝王大業。

秦穆公就干過這種事情,他趁著大臣們醉醺醺的時候詢問他們有沒有人愿與他同生共死,有三個大臣立即被忽悠附和道,「臣愿隨生死!」在秦穆公死后,這三人也被埋進秦穆公的陵墓里。

值得一提的是順治帝時期的董鄂妃,她最為野史記錄的就是她跟順治帝的愛恨情長。但現實則是董鄂氏在順治帝駕崩后緊隨其后殉夫,這也是她得「貞妃」這一稱號的來歷。

董鄂妃是封建王朝最后一位殉葬的嬪妃,直到清朝滅亡,歷史上再沒有出現過歷史上記載的大型嬪妃殉葬儀式,貞妃董鄂氏成為這一殘忍殉葬制度畫上句號的一位嬪妃。

而這殘忍的殉葬制度,在康熙年間被康熙雍正兩代帝王合力制止下終于終止了,此后歷代皇帝再也沒有下令讓更多的活人殉葬,結束了這一延續千年死灰復燃的殉葬制度。

這一野蠻而不合道德常理的殉葬制度,最終隨著清代皇帝的廢止而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徹底消失在漫漫歷史長河里,化為縷縷塵埃消散在風中。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往下滑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