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最愛的節能省電術


在每個台灣家庭裡,總有一句熟悉的話:「燈怎麼沒關?電費很貴耶!」從爸媽口中聽到節電訓話幾十年,長大後才明白,那不只是省錢,更是一種生活智慧。尤其在這個電價節節上漲、用電高峰頻繁跳電的年代,會省電的人家,過得更從容自在。

今天就來整理幾個爸媽親授,實測有效、又貼近生活的「節能省電術」,讓你不必苦哈哈開冷氣,也能荷包輕鬆過夏天!

一、冰箱不塞滿,也不空空:擺放有技巧

冰箱最耗電,但爸媽總有他們的一套守則:「七分滿剛剛好。」太滿會讓冷氣流不動、太空又浪費冷卻能量。

小妙招:

把容易流動的飲料放在門邊,不常用的冷凍品放底層。

用透明收納盒分類,拿東西不手忙腳亂、門開得越久越耗電。

冷藏室定期除霜,維持散熱效率。

爸媽還會不厭其煩地提醒:「不要剛煮完就放冰箱,等涼一點再冰,不然壓縮機會累死!」

二、冷氣開得久?用對設定超省電

台灣夏天沒有冷氣真的沒辦法活,但長時間開冷氣,電費也跟著飛上天。爸媽都知道,重點不在「開或不開」,而在怎麼開。

小妙招:

冷氣設定在 26-28度+電風扇循環,體感就很涼,壓縮機不用一直運轉。

定時2-3小時,半夜溫度自然下降,不必開到天亮。

常清洗濾網(至少1個月1次),灰塵會讓冷氣變笨、耗更多電。

長輩們最愛的一招?「傍晚先開窗通風,讓熱氣跑掉再開冷氣,差很多!」

三、熱水器也會吃電?爸媽最會算時間

洗澡是每日必需,但爸媽很懂得抓時機節省熱水器開機時間。

小妙招:

如果用電熱水器,改成「定時加熱」或「洗澡前30分鐘開」,用完立刻關。

瓦斯熱水器則要注意是否裝了節能型、出水時別頻繁開開關關,否則機器會不斷重啟也更耗瓦斯。

爸媽口訣是:「洗澡集中、節省時間,不要輪流拖到半夜。」

四、小家電不拔插頭?待機也在吃電!

爸媽最怕的是「東西沒用還在耗電」,像電視機、音響、微波爐這些「待機裝置」,一天其實也會默默用掉幾度電。

小妙招:

用總開關延長線,一鍵關閉所有電器待機電源。

不使用的充電器記得拔掉,像手機充電器、吸塵器底座,長插等于慢性耗電。

爸媽總說:「不插不會壞,插著才會老化,拔掉才安心。」

五、洗衣機、電鍋怎麼用才不浪費?

家中這些每天都在用的電器,其實只要稍微調整用法,就能有效節能。

小妙招:

洗衣機累積衣服再洗,一次滿槽比分兩次省電又省水。

用冷水洗衣也能減少加熱耗能,現在大多數洗衣精已能冷水清潔。

電鍋煮飯後記得拔掉「保溫」功能,多餘的飯可放進保鮮盒冰起來再蒸。

老一輩會說:「開一次電器,要用到值,就是這個意思。」

六、自然光+窗簾,是免費的冷氣與照明

爸媽很重視「會不會開窗」。白天要拉開窗簾、開窗通風,晚上則拉下窗簾保冷,這些都是生活經驗積累出來的省電智慧。

小妙招:

白天利用自然光,開燈時間少一半。

夏天白天可拉淺色遮光窗簾,防止陽光灼熱進屋。

冬天則可以拉開窗簾曬太陽,自然升溫減少開暖氣。

一句話:「善用太陽光,省電又健康。」

爸媽的節能術,其實是生活的智慧

很多人以為節能省電就是委屈自己、關燈關冷氣,其實不然。爸媽這一代走過物資匱乏的年代,更懂得「怎麼用、怎麼省」才不浪費。那些一句句碎念的背後,是希望我們過得更聰明、也更不浪費。

現在,你可以不再只聽爸媽唸,開始和他們一起實踐,甚至教他們新一代的節能妙招,像智慧插座、太陽能燈具……讓節能也能走在時代前端。

因為真正會過日子的人,不只是把錢存下來,更是把能源用得剛剛好。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往下滑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