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電費賬單》


第一章 退休爸爸的煩惱

林嘉文回到台中老家時,爸正在陽台看電費賬單,眉頭緊鎖。

「一個月三千八,怎麼可能!」老爸拍著單子,「我一個人在家,冷氣也沒開多久!」

「你是不是又忘記拔插頭啦?」嘉文一邊拿起賬單,一邊走進廚房。

爸爸抓抓頭:「有啦,除了冰箱,其他都有拔。」

嘉文打開廚房的微波爐——顯示燈還亮著。

她笑說:「爸,這就是你說的『有拔』喔?」

第二章 生活細節大作戰

那週末,她幫爸爸整理整個家,一邊清潔一邊記錄電器使用習慣。

她發現:

電熱水瓶插著整天,晚上也沒人喝水

電視機和機上盒開一整天,明明只有新聞台

洗衣機只洗幾件衣服就跑一次,還用熱水模式

她拿出筆記本,劃出一個表格給爸爸:

節能妙招日常提醒表

家電類型

原狀況

建議作法

電熱水瓶

24小時通電

改成只煮熱水一次,用保溫壺存放

洗衣機

少量衣熱水洗

累積兩天再洗,改用冷水行程

微波爐/烤箱

使用完未拔插頭

每次用完即拔,減少待機耗電

冷氣

開開關關

選擇26度恆溫+電扇輔助

爸爸搔頭:「我還以為這些沒差……」

「爸,一台待機機上盒一年可以耗掉500塊電費耶。」

第三章 父女生活的默契

後來嘉文為爸爸貼了幾張手寫便條:

「洗衣等衣服多一點喔!」貼在洗衣機

「熱水請用保溫壺」貼在電熱水瓶旁

「冷氣記得搭電扇,不用開強風」貼在遙控器旁

爸爸嘟囔:「像在上課一樣。」

但幾天後,他竟自己去買了台定時插座,笑著說:「這樣比較不會忘記拔。」

嘉文望著爸爸蒸著熱毛巾的樣子,突然覺得,日子好像變得不一樣了。

第四章 月底的驚喜

隔月,電費賬單寄來。

爸爸拿著賬單,坐在餐桌邊搖頭晃腦:「嘿,這次只有兩千四耶,少一千多!」

嘉文說:「一千多,可以吃兩次大餐囉!」

爸爸點頭:「還有啊,妳那個保溫壺,我覺得不錯,水溫都還熱,晚上泡茶很剛好。」

那晚,他們一起煮了晚餐,節能瓦斯爐配上冰箱裡用「保鮮紙包菜法」保存得翠綠的青江菜,簡單卻讓人滿足。

第五章 寫在便條紙上的家

幾個月後,嘉文搬回台北工作,走之前,她在爸爸家冰箱門上貼了一張大紙:

「每天省下一點點,生活多一點選擇,爸爸加油!」

爸爸回貼了一張:「老爸會努力不被電費打敗!」

他還學會了用電表抄記每日用電,並在LINE上定期傳報表給女兒。

那張月月減少的電費表,不只是數字,而是父女間生活節奏的默契與陪伴。

生活小技巧整理(出現在故事中的知識點)

1.定時插座:適用于微波爐、熱水瓶、電視等可預設使用時段的設備。避免待機耗電。

2.保溫壺取代熱水瓶:將一次煮好的熱水倒入保溫壺使用,維持溫度又不需持續加熱。

3.冷氣搭電扇:將冷氣設定于26–27度,搭配循環扇,減少耗電又涼爽。

4.待機電力:許多家電即使未開機,待機燈亮也會耗電,如電視機上盒、微波爐、音響等。

5.冰箱節能:避免頻繁開關門,冷藏七分滿、冷凍八分滿最為省電。

節省的不只是電費,更是彼此為對方所做的生活調整。

當我們願意多留意一些生活細節,那些微小的習慣,也可以成為一家人更靠近的理由。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往下滑看更多文章